粒粒金黄是丰收的大写意,隆隆作响的收割机,欢唱着丰收的喜悦。2023年秋天,乌兰花镇陆家村博元家庭农场43公顷高标准农田里的玉米喜获丰收。
在博元家庭农场的种植基地两台大型玉米收割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玉米秸杆被切割,籽粒饱满的玉米棒子被倒入运输车辆内,一辆辆满载而归的四轮车将丰收的果实拉回场院,还没来得及上栈子的玉米堆成了一片金色海洋。博元家庭农场主武勇兴高采烈地说:“今年是个丰收年。我一共流转了陆家易地扶贫复垦的田地103公顷,其中水稻种植了60公顷,玉米种植了43公顷。水稻已经收完了,玉米今天也能收完。今年的毛收入,我预估应该是200多万元,纯利润应该在40多万。”
陆家村村书记介绍说:“由于武勇流转的耕地都是村里易地搬迁复垦的高标准农田,农田连片、水电配套齐全,这给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让博元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具有十足的“科技范儿”,43公顷玉米,武勇一个人就打理得井井有条。夏天生长期,农田井电都齐全,需要灌溉时合闸即来水;秋天收获时,全部是机械化收割,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乌兰花镇宣传委员介绍说:“博元家庭农场这块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之前,每公顷产玉米产量只有两万公斤左右。建设后,每公顷的产量将近三万斤。田间管理实行水肥一体化、机械化,在效益上、在效率上,高标准农田都远胜于普通农田。”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星植
通讯员 李桂华 王英健
通榆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 金作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