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安将再摘一万八千人“穷帽” 要闻-白城站 陈尤欣 235631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白城站 > 要闻

今年大安将再摘一万八千人“穷帽”

2017-03-14 09:05 | 来源: 吉网

  在去年22472人摘“穷帽”的基础上,今年大安市计划脱贫8440户、18000人。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安市拿出“真金白银”,使出“洪荒之力”,助群众脱贫。

  路径一:深入推进产业扶贫

  大安把多元发展扶贫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2个以上项目叠加,进一步构筑贫困户长久稳定的增收渠道。

  推进棚膜产业。今年将投资6000万元,新建大棚5000栋,对有种植大棚意愿的二星、三星贫困户补贴标准由原来的8000元提高到1.2万元。4月10日前将投入使用。每个乡镇再添2至3个棚膜园区。

  推进养殖产业。对发展养殖业的二星、三星贫困户扶持标准提高到每户8000元,对已脱贫的二星、三星贫困户继续给予资金项目支持。以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小区)为主体,组建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以自身享受的1万元贴息贷款入股,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奖补40—70万元,合作社拿出奖补资金的50%为贫困户分红,保证每户贫困户两年内分红5000元以上。加强草原建设保护力度,按总投资的60%以上对人工草地建设、草原更新复壮改良、草原水利设施建设和草原围栏建设进行补助,贫困户以自身享受的1万元贴息贷款入股,草原建设保护主体拿出奖补资金的10%—15%对贫困户进行扶持,保证每户贫困户两年内分红5000元以上。

  推进光伏产业。投资6亿元,分别在海坨乡、四棵树乡、舍力镇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7万千瓦,推动舍力爱康1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力争带动贫困户3200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以上。此外,还计划投资4394.4万元,利用乡(镇)政府、行政村、卫生院和敬老院屋顶建设村级分布式电站,并网5493千瓦,带动贫困户1098户,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

  推进庭院经济。按照“一村一品”“ 一屯一专”的原则,扶持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500万平方米,对整屯推进、整院发展林果、菌类、瓜菜等项目每平方米补助3元,每户最高补贴1000元,在扶持贫困户发展且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实现特色产品和规模产业的有机结合。

  推进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借助“阿里巴巴”入驻和“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成电商服务中心和18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助力开办“千家网店”。在淘宝网开设大安特色馆,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线上业务。积极利用网上渠道销售当地农副产品,各乡镇品牌线上交易额不低于200万元。单列奖补资金200万元,助推“三名”体系建设,为脱贫攻坚服务。

  路径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虽然全市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不少贫困村仍然存在“空点”“盲区”和“短板”,为此大安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

  加快贫困村环境建设。计划投资4.8亿元,完成59个村、167个屯环境整治建设任务。再建101个农村文化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打农田井1000眼,实现在册耕地抗旱水源全覆盖。投资6.8亿元,改造农村供电线路2329公里、配电变压器2906台,实现“井井通电”全覆盖。修建改造乡村道路180公里。利用土地增减挂政策,选择2个村试点易地扶贫搬迁。

  完成贫困村安全饮水建设。集中资金和力量优先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5800万元对未通自来水的17个贫困村和建设年度久远、使用效率低的工程进行改造。年内必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都能达到“水质安全、水量充足、取水方便、干旱有保障”的标准。

  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重点打造9个已纳入国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休闲农业示范点,带领贫困户走富民强乡之路。实施好嫩江湾湿地恢复保护与旅游开发工程,加大姜家甸草场、牛心套保苇场、月亮湖风景区、东沟狩猎等景区景点开发和推介力度,围绕湿地、渔业、草原资源,鼓励扶持贫困户通过开办“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脱贫。

  路径三:撬动金融杠杆扶贫

  积极撬动金融杠杆,构筑多元扶贫平台,为扶贫开发注入“源头活水”。制定出台了《大安市扶贫贷款贴息实施方案》,为中小企业新注入资本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扶贫贷款担保,对扶贫贷款担保单独核算、单独统计,并对获得扶贫贷款担保的企业免收担保费、保证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每带动1户贫困户可享受5万元贷款,最高可享受2000万元贷款,为贫困户分红额度不低于贷款额度的7%。

  路径四:全力推进三项保障

  大安市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三保障”。 让贫困学子都能上得了学,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住上新房。

  全力抓好教育保障。扶贫先扶智。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水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认真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认真实施好学前教育资助、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普通高中助学金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和国家助学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等各项学生资助项目,确保贫困家庭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担保金额不低于200万元。

  全力抓好医疗保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落实“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的救助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贫困户新农合报销、大病二次保险、农村补充医疗保险、医疗兜底救助“四位一体”的报销机制,确保大病救助基金规模不低于1000万元,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积极推动低保线与扶贫线“双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全力抓好住房保障。安居才能乐业。做好2016年3600户危房改造收尾验收工作,保质保量完成5986户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消灭所有农村贫困户危房。

  通讯员 郭金龙 姜伟明

责任编辑: 陈尤欣